近年來,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環境破壞與資源浪費一直都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隨著國家對建筑行業能源與環境等方面的越來越重視,人們開始尋找一種新的建筑方式,以降低在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資源的浪費。裝配式建筑憑借其安全、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等優點已然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01—
裝配式建筑市場前景分析
截至2018年2月:全球裝配式建筑主要市場集中在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主要有日本、新加坡等國。目前美國裝配式建筑市場占全球市場的20.6%,歐洲占25.5%,亞洲占45.0%。其中中國裝配式建筑市場還非常小,還在迅速增長中。
隨著最近十年的發展,我國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裝配式住宅體系,即形成了以輕鋼結構為主,以木結構、輕鋼-木結構、輕鋼-鋼筋混凝土結構和輕鋼-鋼結構補充的裝配式住宅結構體系,且在住宅集成方面也有了進一步的探索。如現在的遠大住工,萬科現在推行的裝配式住宅的建設等。當前我國的裝配式住宅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裝配式住宅所涉及的前期策劃、施工建設以及后期物業等均不為各相關配套行業所熟悉,因此在實施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技術銜接問題。配套技術的整合正是裝配式住宅推廣的關鍵,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過程仍需要經歷很長的一段時間。
截至2019年4月:全國31個省、區、市全部出臺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相關政策文件,整體發展態勢已經形成。2017年1-10月,全國已落實新建裝配式建筑項目約1.27億平方米,超過2016年全年總量,全年有望達到1.5億平方米。
內在需求方面:相對于傳統的建筑方式,裝配式住宅具有節能減排、加快工程進度、減低建筑事故率;對于建筑行業本身來說,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推廣應用,既能提升效率,又有利于降低成本,內在技術替代需求潛力較大。
從外在需求來看:國內房價高企,房地產調控已經成為政府部門的一大難題,但從近年來的調控成效來看并不理想,深層次的原因還在于供需脫節,過高的房價導致一大批剛性需求只能望房興嘆,而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應用將有望抑制房價的增長。另一方面,從各地政策中也不難看出,保障性住房已經成為裝配式建筑應用最廣泛的領域,隨著我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將有助于行業未來的發展。
02—
行業展望——裝配式估值待提升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文件精神,要加強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支撐工作建設,推動城市開發建設進入裝配式綠色建造新時代。
2019年3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了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在試點地區明確一定比例的工程項目采用鋼結構裝配式建造方式,推動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
據相關機構分析,裝配式建筑產業在我國迎來了新發展機遇。隨著勞動力價格持續上漲,工廠化生產有助于減少勞務支出。而且,環保監管不斷趨嚴,推行裝配式建筑有助于減少施工現場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金華達一品脫模劑為閃亮工程保駕護航
近日,各地方政府均發文稱:要在未來10年內發展裝配式建筑,并制定了相應的工作目標和政策支持。據估計:2019年、2020年、2021年,裝配式建筑新開工面積預計為3.5億平方米、4.0億平方米和4.4億平方米,裝配式建筑市場規模分別可達8000億元、9200億元和10000億元。
金華達一品脫模劑為閃亮工程保駕護航
從發展歷程看,各國家和地區裝配式建筑的發展路徑與其土地制度與人口密度關系較密切。歐美國家由于實行土地私有制且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著重發展低多層裝配式建筑,加拿大、德國等主要采用裝配式木結構建筑,美國采用裝配式輕鋼結構建筑。日本實行土地私有制,但東京、大阪等核心都市圈人口密度較高,發展路徑多樣化,大都市中心以高層PC為主,城市近郊及其他小城市以低多層裝配式建筑為主,主要是木結構和鋼結構。而在人口密度較高的新加坡,高層預制混凝土結構成為裝配式建筑的主要選擇。
金華達一品脫模劑為閃亮工程保駕護航
我國在土地制度、城市人口密度上與新加坡較為相似,因而,高層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較快。伴隨勞務成本的繼續上漲和預制構件產量的不斷增加,裝配式建筑相對于現澆建筑的成本劣勢將不斷弱化,更利于裝配式建筑推廣。
03
—
所謂裝配式建筑,是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構件預制工廠生產完成,然后通過相應的運輸方式運到施工現場組裝成的具備使用功能的建筑物,主要結構形式包括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裝配式鋼結構和裝配式木結構。裝配式建筑不僅縮短了現場建造時間,還減少了由于圖紙錯誤以及施工誤差導致的返工與誤工,減少材料浪費。
金華達一品脫模劑為閃亮工程保駕護航
在談及裝配式建筑應用時,精工控股、精工鋼構董事長方朝陽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中央核心區主要標段的鋼結構設計、制作和安裝均由精工鋼構完成。金華達針對裝配式建筑特點推出的一品PC系列混凝土脫模劑,有幸參與了這一盛舉。
2016年,精工鋼構參與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新機場結構復雜,空間跨度大,相當于25個標準足球場,但中庭幾乎沒有立柱,僅僅使用8根C型柱做主要支撐。”方朝陽說,他們使用數字三維仿真技術、焊接機器人等,用了6個月時間,讓新機場“鳳凰展翅”。
中國武夷董事秘書陳雨晴日前也表示,裝配式建筑是政府大力倡導推進的技術,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而金華達一品脫模劑將用實際行動助力裝配式建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