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的攪拌
?。?/span>1)原材料的加熱:優先采用加熱水的辦法,當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對骨料進行加熱。水和骨料的加熱溫度一般不超過800C和600C;當水、骨料達到規定溫度仍不滿足熱工計算要求時,可提高水溫至1000C,但水泥不得與80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觸;水泥不得直接加熱,宜采用“暖棚法”加熱并存放。
?。?/span>2)攪拌前,先用熱水或沖擊力傳感器蒸汽沖洗攪拌機。投料時,先投骨料和已加熱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水泥不應與80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觸,避免水泥假凝;
?。?/span>3)外加劑應與水泥同時加入;
?。?/span>4)拌制摻有外加劑的砼時,攪拌時間應比常溫時間延長50%;
?。?/span>5)砼拌合物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0C,入模溫度不宜低于50C。
砼的澆筑
?。?/span>1)不得在強凍脹性地基土上澆筑砼,在弱凍脹性地基土上澆筑時,基土應進行保溫,以免遭凍;
?。?/span>2)分層澆筑厚大整體式結構砼時,已澆筑層的砼溫度在未被上一層砼覆蓋前應不低于20C。采用加熱養護時,也不得低于20C;
?。?/span>3)澆筑裝配式結構接頭的砼,應先將結合處的表面加熱至正溫。澆筑后的接頭砼在溫度不超過450C的條件下養護至設計要求強度,設計無規定時,強度不得低于強度標準值的75%。
融雪化冰
蓄熱法
利用原材料預熱和水泥水化熱,通過適當的保溫,延緩砼的冷卻,使砼在正溫條件下達到受凍臨界強度的一種常用施工方法。適用于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80C(結構表面系數7.5)的結構。
?。?/span>1)蓄熱法的特點:施工簡單、不需外加熱源、節能、冬期施工費用低,冬期施工應優先采用。只有確定蓄熱法不能滿足要求時,才考慮選擇其它方法。
?。?/span>2)蓄熱法的三個要素:砼入模溫度、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和水泥水化熱值。
蓄熱法適用于不太寒冷地區(室外平均氣溫不低于-150C )或表面系數不大于10的厚大結構以及地下結構。
蒸汽加熱法
蒸汽加熱法一種是濕熱養護(棚罩法、蒸汽套法及內部通汽法),蒸汽與砼直接接觸,利用蒸汽的濕熱作用來養護砼;另一種是干熱養護(毛管法、熱模法),蒸汽作為熱載體,通過散熱器將熱量傳導給砼使砼升溫。
蒸汽養護砼時,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時最高養護溫度不超過800C,采用內部通氣法最高加熱溫度不超過600C。
蒸汽養護
T 梁蒸汽養護
暖棚法
在建筑物或構件周圍搭設大棚,通過人工加熱使棚內空氣保持正溫,砼的澆筑和養護均在棚內進行,適用于砼工程較集中(如地下工程)的區域。暖棚常以腳手架材料為骨架,塑料薄膜、帆布或編織布圍護。優點:勞動條件好、效率高、質量有保證,施工操作與常溫無異;缺點:暖棚搭拆用工多、供熱需大量能源,費用較高,棚內溫度低(通常不超過100C),砼強度增長慢。
采用暖棚法要保證棚內各點溫度均不低于50C,采用明火升溫時要注意防火防毒。
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00C時,暖棚法難以奏效。
暖棚法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