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泌水的原因
1、混凝土水灰比
混凝土水灰比越大,自由水則越多,一方面會導致混凝土凝結時間的延長,另外一方面會導致混凝土的屈服應力下降,因此在混凝土靜置、凝結硬化前,水泥顆粒沉降的時間就越長,混凝土就越易表現出泌水。
2、水泥
水泥作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膠凝材料,與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關。水泥的凝結時間、細度、比表面積與顆粒分布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結時間越長,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結時間越長,且凝結時間的延長幅度比水泥凈漿成倍地增長,在混凝土靜置、凝結硬化之前,水泥顆粒沉降的時間越長,混凝土越易泌水;水泥的細度越粗、比表面積越小、顆粒分布中細顆粒(<5μ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越少,較少的水化產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細孔,致使內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運動,混凝土泌水越嚴重。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是帶有高效選粉機的系統)磨制的水泥,雖然比表面積較大,細度較細,但由于選粉效率很高,水泥中細顆粒(小于3~5μ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和起粉現象
3.粉煤灰
粉煤灰為混凝土中最常見摻和料,一般具備減少泌水、改善和易性等功能;如果粉煤灰品質較差,需水量增大,會使混凝土中可泌水量增大;尤其是目前人工粉煤灰的大量使用即使細度能達標,但灰中的玻璃體極少且顆粒形狀不規則更容易導致混凝土泌水。
3、 骨料
細骨料偏粗,或者級配不合理,引起細顆??障对龃?,自由水上升引起混凝土泌水,是混凝土產生泌水的主要原因。試驗室對不同砂子細度下混凝土和易性做了試驗,試驗結果如下:
細度 模數 | 坍落度(mm) | 含氣量(%) | 泌水率(%) |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描述 |
2.4 | 185 | 5.0 | 0 | 粘聚性好、無析水、砂率偏大、可用于泵送施工。 |
2.6 | 190 | 4.2 | 2.9 | 粘聚性好、無析水、砂率適中、適于泵送施工。 |
2.8 | 195 | 3.9 | 6.7 | 粘聚性較好、稍有析水、砂率適中、短距離泵送施工尚可。 |
3.1 | 145 | 3.5 | 9.0 | 粘聚性差、析水多、漿石稍有離析,并伴有減水劑摻量大時白色絮凝物析出現象、不可用于混凝土泵輸送。 |
3.2 | 160 | 1.9 | 17.1 | 雖然砂率增加了2%,但粘聚性仍差、析水多、漿石稍有離析,仍有白色絮凝物析出現象、不能泵送。 |
試驗室對現場施工拌和混凝土用砂進行不間斷檢測,對連續30組進行檢測結果如下:細度模數最大為3.0,最小為2.5,平均值為2.8。對右砂系統拌和的混凝土進行泌水率檢測,檢測結果如下:最大泌水率13.4%,最小4.5%,平均為7.0%,試驗檢測仍在不間斷進行通過人工配制成級配良好的砂子,測得泌水結果為最大泌水率1.91%,最小泌水率0.41%。砂子級配及顆粒下表??梢姽橇蠈炷撩谒鹬饕蛩?。
室內試驗所使用的砂的顆粒級配如下表示:
篩孔尺寸mm | 4.75 | 2.36 | 1.18 | 0.60 | 0.30 | 0.15 | 0.075 | 篩底 | 備注 |
累計篩余% | 4.7 | 24.2 | 37.1 | 57.3 | 74.7 | 86.3 | 95.2 | 100 | M=2.7 |
4、減水劑
現在常用的聚羧酸減水劑一般具備摻量低、減水率高、收縮小等特點;并且聚羧酸減水劑對溫度敏感性強,同種聚羧酸減水劑在不同季節施工,混凝土性能相差甚遠;從而使用聚羧酸減水劑時極易受當地材料、環境變化等影響導致過摻使混凝土出現泌水、扒底、板結現象;此外,減水劑中緩凝組分過多,會導致水泥網狀結構的形成時間變長,失去對骨料的支撐作用,易導致骨料的下沉,從而造成新拌混凝土大量的泌水,影響混凝土的凝結硬化。
5、 含氣量對泌水的影響
含氣量對新拌混凝土泌水有顯著影響。新拌混凝土中的氣泡由水分包裹形成,如果氣泡能穩定存在,則包裹該氣泡的水分被固定在氣泡周圍。如果氣泡很細小、數量足夠多,則有相當多量的水分被固定,可泌的水分大大減少,使泌水率顯著降低。同時,如果泌水通道中有氣泡存在,氣泡猶如一個塞子,可以阻斷通道,使自由水分不能泌出。即使不能完全阻斷通道,也使通道有效面積顯著降低,導致泌水量減少。
6、施工影響
振搗過程施工過程中影響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是振搗,振搗過程中,混凝土拌和物處于液化狀態,此時其中的自由水在壓力作用下,很容易在拌和物中形成通道泌出。另外,如果是泵送混凝土,泵送過程中的壓力作用會使混凝土中氣泡受到破壞,導致泌水增大
二、泌水的危害
1、 對混凝土表面的危害
有流砂水紋缺陷的混凝土,表面強度、抗風化和抗侵蝕的能力較差。同時,水分的上浮在混凝土內留下泌水通道,即產生大量自底部向頂層發展的毛細管通道網,這些通道增加了混凝土的滲透性,鹽溶液和水分以及有害物質容易進入混凝土中,易造成混凝土的腐蝕和鋼筋的銹蝕,使混凝土耐久性下降。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并出現浮漿,即使上浮的水中帶有大量的水泥顆粒,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返漿層,但由于硬化后無法形成結構層,因此硬化后強度很低,同時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這對路面等有耐磨要求的混凝土是十分有害的。
2、對混凝土強度的危害
泌水以后會使混凝土不均勻,并且泌水本身在混凝土中是不均勻的,肯定對混凝土是不利的。泌水部位的混凝土中會產生缺陷,泌水部位水灰比下降的同時,在該部位留下缺陷,導致該部位強度降低而不是增加。另一方面,試驗測試得到混凝土強度取決于測試試件的最薄弱部位,泌水以后即使混凝土水灰比降低也是局部的,混凝土中還是存在水灰比不變甚至由于泌水而使水灰比增加的部位,這部分強度的下降會導致混凝土整體強度降低。
3 、對混凝土內部結構及性能的危害
如果泌水過程受阻,則會在混凝土粗骨料、鋼筋下部形成水囊,隨著水分的逐漸揮發形成空隙,從而影響混凝土的致密性、骨料的界面強度以及混凝土與鋼筋間的握裹力?!』炷撩谒斐伤苄允湛s是一個不可逆的變形。泌水引起混凝土地沉降導致混凝土產生塑性裂紋。塑性裂紋的存在會降低水泥石的強度?!∮捎诿谒炷廉a生整體沉降,澆注深度大時靠近頂部的拌合物運動距離更長,沉降受到阻礙,如遇到鋼筋等障礙時,則產生塑性沉降裂紋,從表面向下直至鋼筋的上方。?!》謱訚沧⒌幕炷潦芟聦踊炷帘砻婷谒挠绊?,造成混凝土層間結合強度降低并易形成裂縫。
4、對混凝土耐久性的危害
從泌水的機理可知,泌水以后留下的通道和裂紋使腐蝕性介質很容易進入混凝土內部,到達鋼筋表面產生鋼筋銹蝕,或者直接與水化產物發生腐蝕反應;同樣通過泌水通道使得混凝土內部很容易達到水飽和狀態,高度飽和的混凝土在凍融循環作用下劣化的速度很快,產生凍融破壞因此泌水對混凝土的抗腐蝕能力、抗凍性能影響很大。
三、解決混凝土泌水的方法
根據混凝土泌水的原理和各因素影響泌水的機理,解決混凝土泌水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適當增加膠凝材料用量,適當提高混凝土的砂率,在不影響其他性能的前提下,使混凝土適量引氣。在保證施工性能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單位用水量。
2、原材料方面
粗骨料應選用級配連續性好且針片狀含量小的;細骨料盡量采用中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顆粒含量,使用合格的粉煤灰。
3、減水劑方面
減水劑生產一般分為兩個過程,合成與復配;合成方面:優化減水劑的分子量級配,使得小分子和大分子物質達到最佳搭配關系,降低聚羧酸減水劑敏感性;復配方面:減水劑中可以復合對改善泌水有利的組份如:HY-1改良劑、麥芽糊精、引氣劑等其它改善混凝土泌水的物質。
4、施工方面
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時間,避免過振。另外,對于現澆混凝土的性能控制,選取適當的控制點,使得控制有利于減小混凝土泌水。假如要控制最大含氣量,控制點可選在入倉口,將混凝土輸送過程中含氣量損失對泌水的影響降到最低。當倉面內已經出現了泌水,必須及時排除,其最有效的方法是真空吸水、人工在倉面掏水或用海綿等吸水性強的材料吸水,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時更應該及時吸去泌水,便于混凝土收面確?;炷镣庥^質量。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自流,造成膠凝材料流失,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尤其在混凝土收面時更應該及時吸去泌水,以便于混凝土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