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自研的大型混凝土3D打印機在宜昌問世

2022-10-29 11:30

        三峽日報訊(新聞記者蔡昶、報道員楊葉)10月25日,三峽大學大中型(15米級)混凝土3D打印機首發儀式上,該學校水利與環境學院副教授職稱、二級教授李洋波醫生帶領團隊向社會展現全新技術成果。一品脫模劑有幸參與建設,為建筑工程增光添彩。

三峽大學研發國內最大單體混凝土3D打印機.jpg

        當日早上,在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3D打印試驗基地,伴隨著宜昌市市住建局、三峽大學有關領導一起為大中型混凝土3D打印機啟動,意味著15米級大中型混凝土3D打印機宣布宣告產品研發取得成功。

        混凝土3D打印技術性是一種技術創新房子智能建造技術性,集成化計算機圖形學、機械零件制作、機械加工工藝、機械自動化、高精密數控機床、混凝土原材料、流體動力學等多學科交叉的專業技術。這一技術性優勢是具備效率高、免模版、省人力資源、節約原材料、綠色環保等特點,不但合適傳統式房屋造型工程建造,還能夠實現各種各樣唯美不規律斜面型體的修建。

        據統計,由李洋波醫生帶頭的三峽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3D打印研究人員研制出的這一套“大中型混凝土工程建筑3D打印機”,打印力度做到15m×15m×10m,打印規格及跨距等性能參數現階段屬中國領先地位。

    新聞記者現場見到,這兩臺“打印機”長17米,寬17米,高12米,鐵架子里的可移動的大中型噴嘴,重啟后如同奶油裱花一樣逐層累加,按墻面的邁向噴涌“打印”,精確迅速整平。據李洋波詳細介紹,一棟200平方米3層下列小別墅或獨棟別墅傳統式修建期在一個月左右,根據混凝土3D打印機僅需十幾天時長就可以完成修建。

    “現階段目前可立足于振興鄉村和新農村規劃,將來有希望將技術性應用在房子、堤壩等基礎設施行業,并營銷推廣水電工程智能建造行業?!比龒{大學水利與環境學院副院長李衛明表示,本次科學研究是響應國家“雙碳”戰略規劃鄉村振興的積極實踐,也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之上的一次生動實踐。下一步,學院還將繼續靈活運用學科優勢增加有關研發技術,提高三峽大學在這一領域的探索水準,推動3D打印技術的應用水利行業的推廣應用。


昵稱:
內容:
驗證碼: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